11月27日产教融合穿心人才培养小组与长虹集团工会委员陈伟、技能大师何金华在东6B 206会议室室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
胡荣春老师首先介绍了学院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韩宾副书记介绍了产教融合创客中心建设规划,提到大师工作室是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立足电子和自动化专业,从大师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出发,实地或远程指导,可以通过办“长虹班”的形式,让员工在大四阶段按企业需求接受实训,以适应企业的生产流程,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罗亮主任详细阐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常规专业课培养和创新班培养。产教融合学徒制培养能更好地把学科知识和岗位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校企共同探讨大国工匠人才培养,通过技能大师丰富的成长经验来引导员工思政学习,精湛的技能传授来培养人才,有效推进校企共建人才队伍。
何金华大师分析了企业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脱节,介绍了大师工作室的学徒制培养的过程:通过专业授课、专题研修、技术指导和技能大赛等方式培养人才。建议由企业工会牵头,成立一个工作室群,把企业的技术和学校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长虹工会陈伟提出企业面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培养人才,却无法保证为企业保留人才的风险,迫切需要校企合作,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的平台,以降低企业新人入职的培训成本。长虹还有一些与产教融合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室,比如做电路板的多媒体工作室,做可靠性试验的物联网工作室等,都可以合作。还可以通过和企业组队参加技能比赛来推动人才培养,员工有专业知识储备,加上一系列的专业训练,在比赛中更有优势。
张华经理提出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师范项目,和长虹的应有技术息息相关。大师工坊是产教融合的精品建设项目,通过大师的精气神、技术的传帮带,推动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校企融合,理论联系实际,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