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5月17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微波分会承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国微波周在青岛隆重召开。其由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CMMW)、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CMMT)与国际无线技术会议(IWS)三个会议以及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联合组成,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针对微波电磁领域的综合性交流平台。
中国微波周作为我国微波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每次举办都会吸引国内外各地的微波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前来学习交流。大会从2008年开始举办,已经持续了15年,是与北美微波和欧洲微波周齐名的微波领域重要的国际性盛会。
大会中郝跃院士带来了“宽禁带半导体微波毫米波器件新进展”报告,归纳了该领域超高频和毫米波器件的一些新进展;IEEE-MTT协会主席Nuno Borges Carvalho教授带来了“ENERGY sustainability for Net ZERO Radio Communications”报告,介绍了净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能源可持续性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实现任意时间地点能源可持续的无线电通信新模式;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胡明春分享了“开放式相控阵”针对电子信息系统可扩展、可定义、可重构的新要求,探讨开放式相控阵概念内涵、主要架构和典型应用,探索新一代射频系统形态;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年夫顺“微波毫米波与太赫兹测试仪器发展动态 ”重点分析了宽带测量与高速测量、时域测量与频域测量、稳态测量与瞬态测量等热点测量技术发展动态,分享了复杂电磁环境模拟与测试评估、线性与非线性网络参数测量与表征、宽频带微波同轴测量、太赫兹波导测量等测量仪器研制进展,对测试领域内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提出重点预测和发展建议。
2023年度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CMMW)共发表论文452篇,反映了我国电磁理论、材料、器件、系统、测量及应用等方向的最新进展。IEEE MTT-S国际无线会议(IWS)共发表论文298篇,主要瞄准与无线系统物理层密切相关的射频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系统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CMMT)共发表论文998篇,探讨了包含电磁波理论、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电磁兼容、天线和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
公司陈琦特聘教授带领“天线与电磁环境效应”团队研究生在大会的ICMMT会场作了3篇学术报告的宣讲。分别是郑承武的“Design of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t Dielectric Metamaterial for Beam Deflection”,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的耐高温天线罩,同时实现了耐高温条件下的波束偏转;肖永航作了关于“Design of Wide-beam Hybrid Monopole Dielectric Resonant Antenna”的报告,通过单极子对两个介质谐振器馈电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宽带宽波束的天线;闵伟桐也在大会上作了关于“Frequency-Band Reconfigurable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 Based on Different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VO2”的报告,利用了M态的VO2的不同工艺下相变温度组成的温控频率选择表面,实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3个频段的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并与各位专家进行了积极讨论,启发了将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
参会期间,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学子针对电磁兼容与防护、电磁超材料、微波天线等领域与国防科大、北大、浙大、西电等学校的员工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与交流,受益匪浅。
展会中电科思仪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应用全面展示通信雷达等信号模拟与分析、天线、材料、组件自动测试以及信号大功率产生等解决方案并带来了最新部组件、天衡星系列微波、太赫兹仪器及手持与模块化等仪器。与此同时,展会中还有诸多相关领域的领航企业、公司带来了他们最新的技术,如作为国内高频基板产品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的江苏旺灵科技有限公司的绝缘材料就属于国内的领先行列,牵头了多项产品标准,此外嘉兴翼波电子公司的实验检测能力,合肥云之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各种滤波器,以及中科航空电子的一些芯片受到大家的热烈关注。通过与大家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对将来可做的领域和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我们一些不足,将来通过与大家的相互沟通从而实现共赢发展、共同进步。
“天线与电磁环境效应”团队参加2023年中国微波周,展示了我们团队在射频微波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大会也真正地为团队师生提供了一个与全国各地微波亳米波领域的广大学者和工程技术开发人员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在参观微波、亳米波新技术与新产品展览中,了解了现阶段我国微波毫米波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引导团队老师及成员了解并明确前沿的科研方向新规划与新进程。通过参加会议使得团队的微波领域视野越来越广,为学院在该领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团队也将继续和国内各个知名高校、企业保持联系,加强学习和交流,为学校的团队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