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融合专委会、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一届“智能融合产业论坛”在成都成功召开,邀请了学界、企业界代表分享成果,探索人工智能计算体系及应用。公司新能源测控研究团队出席此次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范国滨院士主持,分别由中国工程院戴琼海院士、中国工程院何友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副董事长孔令讲教授致辞。
中国工程院杨善林院士以“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为题,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及其与领域科学的融合发展规律,以及人工智能与制造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发表了主题为“工业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演讲,介绍了工业智能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智能感知、智能调控和智能协同优化等角度分析了工业智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中国工程院张宏科院士以“新型网络研究与探索—智融标识网络”为题,介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在新型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以智融标识网络为代表的新网络技术成果在国家特殊通信专网工程、天空地一体化网络中的演进与应用前景。
中国工程院李德天院士以“面向多任务场景的空间电推进智能化发展构想”为题,从应用领域、典型场景等维度阐述了空间电推进发展态势,结合航天领域的技术实践案例剖析了空间电推进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应用难点以及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罗毅院士以“高速光电子器件是智能信息融合的物理基础”为题,介绍光电子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中的地位,分析我国光电子器件的机会与挑战,并从光波技术的三个特质出发分析未来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热点。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樊仲维研究院发表了主题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的演讲,介绍了我国激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几年预期取得成果得的成果;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博士以““深度学习+”,创新发展新引擎”为题,分别从技术、生态、产业三个角度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进行深度学习的变化;
红山科技董事长赵先明发表了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产业发展契机”的演讲,从数字化诞生背景出发,介绍了数字化产业浪潮中的应用场景和产业机会;
中国科学经理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军研究员发表了以“高性能空间光学系统应用智能融合技术的思考”为题,介绍了近年来在高分辨率、宽视场空间相机设计制造方面的最新进展;
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博士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和科学计算”为题,介绍了为实现普惠AI,华为云建立了一套在文本、视觉、多模态、结构化数据领域中通用、易用的人工智能工业化开发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副董事长孔令讲教授发表了题为“多雷达智能协同—概念、问题与挑战”的演讲,介绍了雷达起源和基本原理,简述了多雷达情报级、数据级和信号级等现有协同方式。
最后,由大连理工大学卢湖川教授发表了闭幕致辞。
会后,新能源测控研究团队王顺利教授带领骨干成员分别与范国滨院士、智能融合专委会主任何友院士、山东大学张承慧经理以及智能融合专委会副秘书长刘瑜教授进行交流并汇报工作,最后,在刘瑜教授的推荐下,新能源测控研究团队王顺利教授积极申请加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融合专委会。
智能融合产业论坛推动智能融合领域的学术研究、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和成果落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我国智能融合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凝聚强大合力,共同推动智能融合领域产学研工作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