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机器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基础之上,为落实国务院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次会议精神,联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成都光电所等单位,于2012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的。
实验室发挥学校在控制、检测、通信、机电、核技术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瞄准以核为代表的特殊环境监测、核设施检修、核事故应急处置、核设施退役、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重点应用领域,研究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现场监测系统,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与利用系统,高可靠、强适应的陆地、水下、空中特种作业系统等方面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实验室以国家和四川省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核工业及危险环境(废物)监测与事故应急中对机器人技术和系统的应用需求为牵引,围绕特殊环境综合监测技术、特殊环境下的信息传输与智能决策、特种机器人作业技术,以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重点,突出实验室在特殊环境机器人应用研究中的基础作用,与企业联合加速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四川省和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
对外开放是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周活动之一,实验室通过接待员工参观等形式,积极向大家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2016年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活动周将于2016年12月19日开始,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2月21日下午将对外开放,目的是进一步普及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等科学知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实验室开放时间:2016年12月21日下午2:00至5:00